絲路拾珍~絲路漫行

絲路拾珍

絲路漫行

絲路漫漫,駝鈴悠悠,綿延7000公里的文化,曾在這條靠雙腳和駝隊踏出來的路上交織。這裡,留下了各國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藝術、風土人情等足跡;這裡,承載和傳遞著博大精深的東西方文化……

簡介

 

敦煌位於中國西部甘肅省,是一個被高山和沙漠、戈壁環繞的小綠洲,自漢至唐(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10世紀),一直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史稱「咽喉之地」。

這裏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西域商人與中原漢族商客在這裏交易來自中原的絲綢和瓷器、西域的珍寶、北方的駝馬,以及當地的糧食。自漢代中西交通順暢以來,不僅中原漢文化不斷傳播到敦煌,印度、西亞及中亞文化也在敦煌匯聚、交融。

 

(作品名稱)
張騫出使西域
莫高窟第323窟 初唐


作品依據《魏書•釋老志》繪製。漢武帝元狩年間大將軍霍去病征討匈奴,繳獲匈奴兩身祭天金人像。

 

敦煌位於中國西部甘肅省,是一個被高山和沙漠、戈壁環繞的小綠洲,歷史上是多民族雜居區,是中原王朝經營西域的戰略要地,也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隨著絲綢之路貿易的繁榮和各民族文化的匯集、碰撞、交融,敦煌逐漸成為中西商貿中心和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四個世界文化體系的匯流之地。

 

據史書記載,西元前2年佛教經西域傳至中國,處在絲路上絕對重要地理位置的敦煌,成為佛教東傳中國的第一站,而來自印度、中亞的僧侶與中國高僧的身影使宗教文化和藝術駐足在絲綢之路的每一片綠洲。

西元366年,樂僔禪僧雲遊至敦煌鳴沙山,得佛感召,在鳴沙山開鑿了第一個石窟,後歷經過十個朝代的開鑿,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歷史延續最悠久、保存較完整、內容最豐富、藝術最精美的佛教藝術遺存。